校园新闻
4月27日,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工作交流会在我校二会议室召开。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职业教育发展处处长赵林、职业教育发展处副处长李蕾,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党委书记姚友明,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资源建设二部主任郑州,我校校长张进出席会议,来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13所项目共同体成员院校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赵林处长主持。
会议初始,我校张进校长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专家和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职业教育肩负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信息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未来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依托信息技术促进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把课程建在产业链上、把教学设在创新链上,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才能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借助本次大会,学校将向各位行业专家、兄弟院校学习、分享项目建设经验,共同推进项目建设。
赵林处长代表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介绍了项目建设背景、任务推进情况、项目成效及总结方式,并重点强调项目协同研修的工作安排。他指出,项目旨在搭建平台,增进成渝地区共同体成员之间、共同体成员与企业之间的交流。通过对照具有工作导向性的测量指标,开展自我评估、专家评审,形成一批“项目校”、“样板校”,实现“以评促建、培训改进、辐射推广”。
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党委书记姚友明发表讲话,姚书记对当前重庆地区中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基本情况做了介绍,并对下一步参与项目的院校工作思路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新华三集团数字中国研究院何宇锋高级工程师和紫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顾问刘学分别就《AI和智算中心解决方案》和《职业教育一体化资源体系的顶层设计与实践》进行了专题讲座。
在下午的院校交流环节,我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主任施泽全以《大数据支撑下的区域校企合作平台构想》为题,从学校数字化建设、校企共建教学资源等方面汇报了学院申报项目以来相关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各参会院校代表在会上积极作交流发言,分享了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并探讨了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通过本次会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院校就信息化支撑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进行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共同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打造更加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信息化支撑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深入推进项目实施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建议,促进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院校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的合作。
(参会代表发言)
(供稿:江果颖 尤淑辉 责编:文鑫 邵明伟)